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77【文教政策调整】 (第3/7页)
事让财部和礼部商议,两个月内给出方案。” 赵瀚早已提出华夏民族的思想,说汉人是兄长,各族是弟弟。他能做的只有这些,并非人为制造民族区别,而是各族的语言无法交流。 官员施政之时,也有一定的倾向性。 比如在西南地区,府县拔选吏员时,会更倾向于汉人。但到了广南省,那里的汉人不多,于是在选拔汉人吏员之外,又优先考虑苗族和会说汉话的越族。 苗族跟汉族,显然是更亲近的! 从语言词汇就能得出结论,各族苗语虽有不同,但大致都是相通的。日、月、人、手、口、大、小、多、少、中、下、鱼、鸟……这些苗语基础字词,都能在汉语中找到词源。 比如苗语中的“书”、“字”,读音为“牍”。“牛”、“马”等字的发音,跟汉语极为类似。 这表明在很久以前,汉苗两族同出一源。 而越语呢,虽然也有大量词汇,跟汉语读音非常相似,但大多数属于高级词汇,而不是基础词汇。 比如公主、工钱、礼仪、阳历、元旦、交通,越语跟汉语读音没啥差别。这种情况,是在借用外来词汇,而非刚开始就一样的。当然,也有少数基础字词类似,比如坐、让、冷、东等等。 不论如何,广南省有许多苗族存在,他们以前在越南属于二等公民,现在却被汉人官员大量选拔为吏员。 越族当然不高兴了,虽然越族吏员,数量远远超过苗族,但就是心里不平衡。即便是越族百姓,也不愿看到苗族吏员,他们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