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3 (第3/4页)
特意让他捎来的,一大堆。 什么七婶给的野鸡蛋,四婶给的大南瓜,三婶给的杂粮和红薯面,五婶给的一大包干菜…… “铁蛋,这趟进城是有啥事儿?”田大花问。 “婶子,我进城来探探路子,想给村里那些土特产找个更靠谱的销路。” 第129章 俗事 “婶子, 我进城来探探路子,想给村里那些土特产找个更靠谱的销路。” “更靠谱的销路?”田大花一听这个词就笑了,问:“怎么,你是碰上什么不靠谱的销路了?” “也不是,就是村里有人去收购山货,村里人采了就卖给他,也能挣些钱。可是那些贩子上门收, 动不动就随意压价。我一琢磨,我们要是自己找到别的销路, 不是比卖给二道贩子强得多吗, 也能长期合作下去。” 这倒是实话。 原来这一两年,随着开放,许多人头脑也活络起来了,便开始有贩子进村收山货,隔几天去一次, 几乎什么有用的都收, 干木耳, 干磨菇,药材, 干果,各种干菜,包括野味、皮子什么的都收, “叔和婶子你们也知道,山里人实在, 日子又拮据,贩子去收,村民们给钱就卖,他们还经常随便压价。别的不说,就咱们山上挖的那葛根,卖给贩子,他才给一毛钱一斤,有时候嫌有泥,嫌小了,他还要压价,我留了个心眼儿,我去镇上一问,镇上收购两毛八、三毛钱一斤。我这不就进城来了吗,我刚才经过收购药材的地方问了,山里的葛根居然要五毛五一斤。” “也就是说,贩子收了村民的药材,一转手他就赚了五六倍的利润。” “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