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第1/2页)
也不知道她是下了多大的心思,一时间二人也不好再劝,“不急,此事不急,我们慢慢商量,四牛在这里你放心就是,几个孩子什么样,他就什么样!” 听到大嫂的话,王氏才舒了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崔家一边做生意一边准备荣轩园的饼干礼盒,三婶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包装用的布条给准备妥当,接下来的日子则在布条上绣上崔家食肆的字样。 不大,但也能看得出来源处。 她的心意崔粥明白,只不过会有些担心荣轩园若是不同意,会不会推脱,所以特意去问了沈管事,对此,沈管事并不介意。 “商家注明自己的出品,理所应当,崔娘子无需担心,尽管准备就是,但别太大,毕竟还是荣轩园的场子。” 有了沈管事的这话,崔粥就放心让三婶去做了。 她的织工技术好,绣艺也绝佳,因此赶在第五天就都准备好了,崔家众人最后装饼干的时候,就包在外面的盒子上,学着崔粥打结的方式,弄出来显得很有心意。 等沈管事让人来接货的时候,看到成品比一开始试吃的还要出色,心中对于崔家食肆的印象又好了不少。 他仔细看了看包装,也很用心,随后摸到了那布条的料子,就笑着说道。 “崔娘子肯用丝帛来包,也真是下血本了,你放心,下一次的家礼,我还找你们家就是。” 听到了气眼,崔粥连忙接上话就说道。 “这丝帛是家里人做的,倒是也不怎费事,您经商多年,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不知道沈管事觉得这丝帛如何?” “成色好,织工也细密,看得出来是经验老道的织娘才能做得出来的,如这样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去卖,一匹也足够普通人家吃上两三个月了。” “那若是我们能量产呢?” 沈管事听到这话,有些狐疑的看着崔粥就好奇问道。 “量产?你们能有多大量?” “一人一月十匹,不在话下。” “不可能,除非你们用的是纺织机,否则做不到这样的速度。” 话刚出口,那沈管事就看向了崔粥,随后苦笑着问了一句,“不是吧,崔娘子这里连纺织机都有了?” 崔粥笑着点点头,“不过与大绣坊没得比,家中此刻只有一台!” “一台也了不得了,兆县地处偏僻,这里的锦缎绣庄还是在大量的招织娘才能完成这样的工艺,所以你若是想做这方面的生意,我倒是觉得可以先发制人,抢先一步占领下绸缎丝帛的市场,里面的利润大有可为!” 沈管事笑着提醒了一句。 虽然说荣轩园的生意里就有绸缎丝帛这一块,但是他丝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