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3 (第3/4页)
之苦,岂是你一句来日方长所能抵消。”皇上怒掷案前药碗,摄惊四座。 童福跪下不语,自掌起嘴来:“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够了,眼下不是讨罪的时候。”皇上眉间稍有松缓,双目转向高翔,定声道,“将军可有退敌良策?” “启程之前,臣已命史可信将军先行秘往姑臧,骊山烽火入云千里,姑臧城必有所察觉,此刻应已在驰援的路上,只是姑臧距骊山千里,多是山路,能否在两日内及时赶到,末将心里也没个数。” 高翔一言点燃了殿内所有人的希冀,皇上苍白的脸上现出了久违的笑容。这笑容我无法形容,就像是一个干旱数年的枯草尝到了玉露的甘甜,又或是坠下悬崖眼看尸骨无存间,身子挂在了崖壁的一颗斜松上。 高翔并非通神力之人,更无灵空道人修仙之能,事先暗将史可信独自派往西北,定有深意。 或是——他一早便觉察到了什么。 我暗自回忆皇上在京都养病那段期间,不知怎的,“生铁”二字总在我脑海虚浮。 对——是前段时日京中铁器价格的浮动引起了高翔的警觉。 铁矿为官府控制,不得私售。百姓耕田器具、制造锅釜并不会消耗太多的铁,且常年供应稳定。必是有人在暗中大量聚收铁器,制造兵器,才会导致生铁价格动荡。山下叛军装备精良,非天降神兵,定是建彦派人将收来铁器制造成兵器,暗中部署,伺机而动。皇上骊山泡汤养病,京中守卫空虚,是一举拿下的最好时机。 我原以为自己已看透了高翔,曾经他的深谋远虑随着我对朝中局势的日益洞悉,于我而言已不那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