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9 (第3/4页)
而是里头还分了好些个小邦国。 有些靠近南洋海域的,也曾受过大周的册封,但是当年三藩王的联军攻入的地盘,很明显更受帖木尔国的控制。 北原汗庭在乾圣间为大周所灭,又有安西被征后化为交趾之事,大周南北两境,诸国莫不威服。 可是相比于一部分诚心诚意地敬服的国家,印度之地的大邦国,在朝贡大周这方面就不是很诚心了。 所以三藩联军打过去之后,话不投机,也就直接开战了。 至于结果嘛…… 只看那与三藩最先开始交战的印度邦国,现在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就知道结果如何了。 三藩分别瓜分了一部分地盘,却没能全部地把地盘吃下去。 其一,是因为其地靠海之邦国,有部分是已经得到大周册封的,其二,则是与三藩的人手有关。 按照大周的统治习惯,治理一地,绝不仅仅是将地方打下来就完了的。 可以任用土著,但绝不能将所有实权尽付土著。 这也是先人曾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朝廷有抡才大典,不必担心官员储备,可是藩国能有组成远征军的护卫军,都已经是朝廷额外开恩了。 在此之前,在封国就藩的藩王,除了一部分的军权,面对地方官员,也就只能等着他们每逢初一十五这等大日子,在王府外头请安问候而已,真的插手地方事务,甚至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