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20章,奥斯曼帝国的工业化道路 (第2/5页)
度不会比现在大明人最先进的电力纺织机器差。” “它如果全力的开动生产,一天可以生产超过5000匹棉布!” 苏来曼的身边,工厂的负责人达尼尔笑着和苏来曼详细的介绍起这个工厂来。 眼前这个年轻的苏丹,他雄才大略,立志振兴奥斯曼帝国,对奥斯曼帝国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效彷但帝国走工业化的道路。 他看到了大明帝国因为工业化而变得强大起来,所以也是效彷大明帝国这边,不惜耗费大量的资金来兴建一批工厂,其中包括了眼前的纺织厂,正在建造的水泥厂和钢铁厂,而且据说未来还要发展电力,扬言要让尹斯坦布尔和大明帝国的都城一样,即便是夜晚的时候也明亮如白昼。 只不过这样的道路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走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眼前的这座纺织厂,这纺织里面几乎所有的技术、设备等等全部都是花高价从大明帝国这边引进的。 这种依靠蒸汽动力带动的纺织生产线,在大明帝国早已经是淘汰换代的产品了,现在大明人都已经逐渐的开始使用上第三代电力纺织机器了。 这种蒸汽纺织机器早已经没人要了。 但即便是落后的蒸汽纺织机器,奥斯曼帝国这边依然也是花费了高价才购买回来,整座工厂里面大大小小的机器加起来花了奥斯曼帝国这边300多万两银子。 并且这个工厂的建造、极其的安装、运输等等全部都要依靠大明人,甚至于连机器上面的一个铁片都要从大明帝国这边运过来。 因为用大明人的话来说,这铁片也是有差别的,不同材质的铁片其延展性、韧性等等都会有巨大的差异,这些都将影响机器的使用。 黑心的大明人,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