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07章 (第2/3页)
,能够顺利的继位并不多,往往都是没有好下场。 明朝的太子之所以能够平稳的继位,这跟大明朝的太子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朱元璋开始,便设立了太子府官制。 太子府官制这一制度也不是朱元璋首创,历来就有,像什么太子太傅、太子冼马之类的,其实都是空职位,没有实权的,也掀不起什么风浪,而明朝的不同。 明朝的太子府官员属于身肩二职,白天上朝时属于大明朝官员,要为皇帝分忧,朝会结束后要去太子府上班,和太子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分析正事应该如何处理。 而且这些太子府属官还都是朝中重臣,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就一集提到,天下的官员几乎80%都是太子府出去的,所以后面出现了:朱棣想改立汉王朱高煦为太子,朝中大臣也不同意的局面。 尽管电视剧有夸张的成分在里,但天下官员出太子府,却真有其事。 太子党相当于让太子提前干起了实习皇帝,而且提前培养了自己的一批心腹,同时也加强了和皇帝的政见交流。 很多太子府的官员,等待太子等级之后,基本上也能够迅速的成为朝中重臣,像弘治皇帝的老师刘健,以前就是太子府给弘治皇帝讲课的。 弘治皇帝一上台也就立即提拔他,很快就让他成为了内阁首辅。 另外历史上朱厚照的老师杨廷和,等朱厚照当皇帝了,杨廷和也是成为内阁首辅。 这样一来,太子继位很快就可以顺利的掌握朝廷大权,因为大臣都是自己太子府出来的人。 此外就是朝中的这些大臣,基本上都是翰林院出来的,翰林院出来之后,很多都是进了太子府左右喻德、左右庶子、左右春坊之类的,这些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