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22章 (第1/3页)
说完这句话,李南山就径直离开了阁楼这里,带着失望连看都懒得看一眼,在场的这些大明才子,让他感到太失望了。 “倒是一个人才~” 刘晋看这离开的李南山忍不住微微点头。 自己之所以要搞出新学来,自然也是因为深知传统的儒家是培养不出能够真正改变华夏民族命运的人才出来。 儒家已经固化和腐朽了,不仅仅自身固化腐朽,甚至于连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都被他们给禁锢起来,难有创新和进步。 诗词歌赋写的再好,依然不过是在玩文字优秀了,儒家的那几本书,不知道前前后后有多少人在研究,单单那些名家写出来的研究书籍都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 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大明将会沉沦下去,甚至于外族入住中土,在几百年之后全面落后于人,以至于差点连脊梁骨都被打断。 自己煞费苦心的搞出新学来,最终还不是为了拯救这个被儒家禁锢的国家和民族,然而这些传统的儒家学子,真正能够看到新学巨大作用和潜力的实在是太少了。 第1462章 历史教科书的问题 李南山失望的拂袖而去,留下一种才子面面相觑,有人不削一顾的轻蔑一笑,甚至于还来一句‘蛮夷终究是蛮夷,岂能真正明我华夏之真义’,也有人若有所思,似乎在仔细的思索李南山之话。 朝堂为什么会支持新学? 任由新学不断的推广和发展,朝中屡有大臣上奏取缔新学,可是天子为何始终没有任何的表示,甚至于最高层的朝中诸公也对此不闻不问。 难道这些大佬们都看不到新学会对传统的儒家产生巨大的冲击? 他们肯定是看到了,而且也比谁都更清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