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47章 (第3/3页)
实上明朝很多有名的大臣,像王直、王恕、杨仕奇等退休的时候都已经八十岁了,六十多岁在京官里面都算年轻人了。 如果是地方的封疆大吏,你六十多岁说要退休,给天子上书请恩赐归乡养老,一般都会同意,天子对你没什么印象的话,根本就不会挽留你。 京官就不一样了,天天在天子的面前晃来晃去的,混脸熟了,即便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功劳,又没有什么太大的才华,天子也会按照惯例挽留你一二。 像李东阳,他在弘治十四年的时候,脑袋晕眩,再加上自己的长子病死,他多次请辞,弘治皇帝都没有准许,到了弘治十七年又生病了,多次乞求退休,依然不准。 这一方面是因为李东阳确实是有才华,是能臣,弘治皇帝需要他的辅佐,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是京官,还是内阁大臣,多次挽留也是常规cao作了,你要是地方官员,纵然是有才华,可是皇帝对你不熟,哪里还会挽留你。 至于说其他的官员,除非是跟你是很好的故交好友,不然巴不得你赶紧让出一个位置出来,这样好安排自己人顶上去。 所以魏英听到刘晋的话,自然是很高兴,特别是最后那句,如果弘治皇帝知晓的话,必定会更加高兴,这让他更是激动。 这事情干好了,还要让上面知道,特别是要让天子知道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天子对你有好的印象,升迁提拔就跟坐火箭一般。 就如同眼前的这个刘晋,才三十多岁的年纪,已经位高权重,位极人臣了,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走,刘晋纵然是状元,也绝对不可能说在如此短、如此年轻的时候坐到这个位置上面来。 还不是因为弘治皇帝赏识,在弘治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再加上刘晋自己的能力,也就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