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唐朝_第一三零泉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零泉州 (第3/10页)

(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属泉州。699年,划莆田县西部设清源县(今莆田市仙游县)。久视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市鲤城区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在北隅依云榭筑衙,并建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衙前辟南大街为市。不久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县。至此,泉州领有五县。开元间(713~741年),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五县,37054户,约24.95万人。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为仙游县)、**四县,时为中州。天宝间(742~755年),清源郡有23806户,160295人。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福州都督府升节度使,泉州等六州属之。大历六年(771年),罢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泉州仍属之。贞元八年(792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楼。翌年欧阳詹作。贞元十九年(803年)、长庆二年(822年)、咸通五年(864年),先后析南安县地立大同场(今同安县)、桃林场(今永春县)、小溪场(今安溪县)。贞元二十年(804年)七月,因福建观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设万安监。浯洲岛(今金门)设牧马区属之。有陈渊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马,耕稼渔盐开始兴起,人口日益蕃衍。贞元间(785~804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