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81章 (第2/4页)
小官员,李家将银子流水价般花了出去,待到官司了结,李父做官时贪污受贿得来的钱财已大半散去。更要命的是李父得志之时,与几位同乡大户生了龌龊,几人明争暗斗,势同水火。待到李父因贪墨被罢官之事传到了老家,他的几位仇家联起手来,到处宣扬李父丢了乡里的脸面,挑动乡民对李父施以私刑。李父听到消息之后,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回乡?再三思虑之下,他只好带着妻妾子女悄悄到了辽东,隐居在东辽县避祸。 东辽县乃是偏僻之地,百姓大多困苦。李父手中的银钱虽然所剩不多,不过到了这里买田置地,日子过得甚是惬意,远胜当地百姓,成了东辽县大户人家之一。李父虽然官场失意,不过一心想要让儿子搏一个功名,是以李英三岁之时,他便请了饱学宿儒到家中教授李英读书写字。李英倒也争气,五岁识千字,七岁能做诗,十二岁时已是东辽县出了名的神童。后来李英参加童试,成了生员,便是百姓所说的秀才。 只是考中了生员之后,李英的运气似乎也用尽了。其后二十余年间,李英屡次参加乡试,次次名落孙山,直到三十七八岁,仍然只是一名生员。他二十岁考中生员之时,人人对他赞赏有加,称他为东辽县少有的神童,可是考了将近二十年都没有考中进士,成了许多人口中的笑柄。后来李父去世,李英读了大半辈子书,压根就不晓得如何经营家产,只能坐吃山空,家道从此败落。李英科场失意,早已没了年少时的志气,日日声色犬马,成了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