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978【军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78【军改】 (第3/6页)

。蒙古叛军如果大举越过长城,后军左都督有权临时调遣巡检兵。

    出了真正的大乱子,中央才会发出军令,由后军左都督,接管整个北方军事体系,集北方数省之力去平叛。这种情况属于危急状态,可能一百年也就两三回。

    南京的都督府名字不变,但此时的各位都督,今后改称大将军,并加前缀“某某大将军”予以区分。

    中央都督府,设兵政、宣教、参谋、军法、整训、后勤、器械七个司。又有御前军事会议,由皇帝主持召开,兵部和都督府出席。

    兵部职权遭到压缩,但还掌控着部分军费大权,保留对各省都指挥司(辖管武警部队)的控制,保留对高级武官任免权(必须得到御前军事会议通过)。

    兵部尚书卢象升,看完军制改革方案,久久说不出话来。

    卢象升心里非常明白,随着各部队的军校生增多,皇帝不再忌惮压制那些武将。这套制度一直实行,文官别想任意打压武将,即便开国勋臣死光了也不可能。

    而且,还允许武将放弃指挥权,进入兵部担任官员。长此以往,说不定哪天,兵部就直接跟都督府合并了,只剩六军都督府这种军区机构——这得发明出无线电才行。

    明代兵部夺权,是因为土木堡之变。

    不但勋贵将领损失惨重,北方部队也死伤殆尽。于谦为了保卫北京,自然而然且必须夺权,否则他无法编练和指挥军队。但文官们得到手的权力,又怎愿意吐出来?

    即便于谦想恢复原样,其他文官也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