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5 (第3/4页)
说他实在担心父亲,恳求太子成全。 兄弟两个在朝堂上僵持起来。 自打圣人出征,大梁的重任便压到了议事堂身上,其中责任最大、受累最多的便是首相顾琰。 这些日子,又是处理政务,又是保证东征后勤,顾琰疲累不已,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案头上堆积的政务还处理不完,他实在没心思跟个任性(亦或是别有用心)的皇子浪费时间。 但郑烨是拿着“孝道”说事儿,顾琰也不能直接驳斥回去,只得耐着性子劝说。 郑烨仿佛吃了秤砣,任谁来劝,他都不肯松口,一门心思就要去前线侍奉父亲。 太子和议事堂的大佬们实在没办法,朝堂上是讨论政务的地方,并不是郑烨表演“孝子”的舞台。 最后,顾琰表示,正好朝廷给东征大军调拨的补给明日出发,郑烨可跟随运粮大军一起赶赴辽东。 郑烨一听这话,惊喜不已,连连向太子和众位大佬道谢。 望着郑烨激动的表情,太子的心情很是复杂。 庚辰之乱的时候,母后被权势晃花了眼,萧贵妃母子早有算计,他这个做太子的一时不知该如何选择,干脆守在了阿爹的病榻前。 也正是他的这份孝心,让他得以继续受到阿爹的器重,没有被母亲和姜家连累。 如今,老二也要走这条路? 冒着自己也被感染时疫的风险,努力去阿爹面前表现,以便达到他超越自己这个太子的目的?! 不管太子怎么感慨,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