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国小鲜(科举) 第5节 (第4/6页)
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被视为衡量国运和君主贤明与否的标杆之一,令人遗憾的是,大禄朝建国至今,尚未有一人连中三元! 这正是秦放鹤的目标。 别人的遗憾,恰恰就是他可以利用的机会! 现在的他刚满九岁,身体很弱,四书五经也不够通达,正好休养生息一二年。 若十岁下场,次年再准备一年,便是三年一次的县试、乡试、会试连轴转,一气呵成。 科举成本太高,穿过来的时机也不够早,没留给秦放鹤多少容错的机会。 最晚十一岁,他必须下场,誓要一击即中。 十二岁的秀才么? 那么,十一岁,甚至是十岁的案首又当如何? 一想到这里,秦放鹤就充满干劲,浑身的血液都随之沸腾。 卷吧,这个我在行。 他向来很擅长以小博大。 午间休息,略用了午饭,下午就开始充满铜臭的活动:写话本。 这会儿秦放鹤甚至连毛笔都不舍得了,只取家中最便宜的草纸,将烧过的木炭削尖了用。 “话本嘛,”他抱着胳膊在屋里兜了几个圈子,略一沉吟,就总结出亘古不变的真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情字,往小了说,亲情、爱情、友情,往大了说,家国情、天下情……” 很好,拥有成年人内核的他决定都要。 不过,古代话本小说固然大胆,局限性也不少。 打怪升级是不能写的,小人物崛起也不可以。 君不见古代文人sao客最喜欢隐喻,也很擅长联想,黄花对昏君,怨妇对愁臣,十分工整,不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