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 (第4/4页)
成木子村、唐家屯、石塔村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体检事宜。 这三个村人口不算多,但地势分散,尤其石塔村,在达瓦河那面的山上,要过了达瓦河吊桥,还要徒步走一段山路,才能进村。 石塔村只有不到十户人家,多是子女外出务工独留家中的孤寡老人,但偏偏大部分家庭又还地处不同山头。 早上的体检工作量完成,午饭时核对慢性病患者名单,陈逸发现唐家屯和石塔村有将近八名老人未按时到场。 问过各村的负责人,了解到这些老人大多行动不便,或者家居甚远,思考一番,她决定亲自上门。 谌珊低头挑着碗里的青菜杆,酸溜溜劝了几句,无奈陈逸态度明确,就是要去。 自知劝不住,她只能在脑袋里不停念对方:自找苦吃,一根筋。 饭碗刚放下,陈逸穿上白大褂,挎着医疗箱出发,让一脸不耐烦的谌珊在村委会等自己。 唐家屯的村支书一路感恩戴德领着她在村里穿梭,所到之户,满脸沟壑的老人无不热泪盈眶致谢。 事实证明,她来的是及时的。有两位高血压老人,把服药的剂量记错了。 老人并不识字,记性又不大好,她耐心地跟两位老人解释嘱咐后,又拿出记号笔,在老人的药瓶上画上标注——吃一粒是一个圈,吃两粒是两个圈。 老人朴实的情感,最后化作一声声含泪哽咽的感谢。 *** 回到村委办公室,负责接待的赵书记见两人狼狈而回,连忙又拿凳子又找毛巾。 陈逸擦了擦头发,跟赵书记商量,大意是雨势不减的话,她只有改天找时间,再来给石塔村那几位老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