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7 (第2/4页)
说完,崔蓬就笑了,她是个女人,而崔礼,好歹还算半个男人? “滚!” 崔礼先是喝了一声,然后睃崔蓬,道:“我娶不了伊人小姐,三公子你自己想办法。”后又从枕头下抽出数封信,“喏,都是北京送来的,我收到了有些时日,一直没给你,我怕你重蹈覆辙,重现我的爱情悲剧。” 很显然的,崔礼误会了,这并不是来自北京城的爱情信件,这是霍韬寄给崔蓬的求助信。霍韬写道:“崔将军,你好,这是一封道义上的求援信,并非为私,也非为公,而是为国。为我大明。我大明河山遭遇风雨,国破山河在,崔将军也是我大明人,想必崔将军的心里也还装着我大明朝。” 霍韬的信有前有后,分成了好几个阶段,最后一阶段是这样的,“如今山西一省遭受了□□,旱情严重,而时疫又染了山西边境地区和半个北京,蒙古王驻扎黄河以西,山西北部和鄂尔多斯都受他控制。崔将军,我大明朝如今内外夹困,霍某希望崔将军能不计前嫌,摒弃旧怨,助我大明。” 崔蓬看完霍韬的信,她疑心这位镇国公有言语过分夸张的渲染,蒙古与大明的边境滋扰她也了解,但她认为大明边境情况远远没有霍韬信中所描述的那么严重。 并且,霍韬是个勋贵,他又不任职兵部,他是如何会使用兵家术语写信的呢? 崔蓬疑心这是唐纵的意思,但她想错了,这不是唐纵的意思,这是沈约的意思。沈约在京城忽然感到惶恐,他一个文官,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他开始畏惧蒙古人绝对武力的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