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7章 (第2/3页)
本来就是搞科研的,顺手写论文的事儿,多简单呀。 而新城六所大学的生源从哪里来? 自然是从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毕业生里挑选咯。 这些中学毕业生,如果成绩十分优秀的话,都会参加新城这边的入学资格考试。 他们都是统一收到这些试卷,统一进行参加考试。 分不同的档次,被新城、小镇和部队三个地方进行录取。 毫无疑问的是,新城更具有优势一些。 尽管内地很多地方都没有宣传过新城这个地方,但作为内地百万人口级别的大城市,它的存在感在这最近几年,可不低啊。 很多官方的媒体,例如工人日报、农民日报、青年报、妇女报和科技画报等等,这些报纸里,可没少报道航天工程的事儿。 还有不少内参的报道,也让不少干部,十分乐意地让自己的子女去新城这边读书。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普通人就没有办法去新城读大学了。 几年前,周济民曾经去过卧龙村附近一带,就见过不少下乡的青年。 其中有和云兰她们这五位下乡青年,当时周济民就跟她们五人做了约定,三年之后,如果和云兰她们通过考试,那么就会带她们回新城。 后来,她们当中,有四人通过了考试,周济民按照约定,真的把她们带回了新城。 除了这些下乡的青年之外,周济民还去过不少农村地区,也有发现不少努力勤快的天才。 也都将他们这些孩子,带回了新城。 当然,并不是一种途径。 更稳健的途径,自然是从那些偏远乡下一步步读书,考上中学,然后参加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国家终究会越来越好,会更加发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