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辽夏交战篇 (第7/7页)
,甚至要让全体臣子们都活跃起来,各有理想,各有主张的发挥… 是的!这样很危险,因定会形成党派。不过要的就是这个!臣子们边放心大胆地做人做事,边你死我活地互相死磕,这样才会形成风暴,皇帝才会坐在暴风眼里…而那里是最平静的。历代的伟大皇di du懂这一点,而公认的,宋朝皇帝做得最好!在宋朝皇帝中做得最好的,就是宋仁宗陛下! 赵祯是个独特的人,解读他得站在一相当高的楼顶,长时间的俯视,才能稍微看清楚些。他每一步行动,都是与当时国际形势紧密联系,而不是与宋朝国家形势紧密联系。这是个根本上的区别,做不到这一点,是没法在民族之林里生存的。 当宋朝的官,只办宋朝的事,这可以。当宋朝的皇帝,如只着眼自己的国家,就是找死。 赵祯答应了李元昊的求和,相信会让很多“皇汉愤青们”不爽。那么不妨换种思维方式,如果赵祯突然英明神武,在同一时间出兵党项,配合耶律宗真的军事行动,其结果呢?对宋朝好吗? 两个结果:1辽国从此独大,至少恢复宋辽对峙。以耶律宗真占便宜不要命的xing格,加上这次灭国级的大胜,再考虑到此人之前就对宋朝的瓦桥关以南土地发生过浓厚兴趣。信不信下一打击目标就是宋朝? 2李元昊死,西夏亡。这很好,但党项人会不会绝种呢?那片土地上会不会再出现个李继迁?那个幽灵一样的党项影子再四处飘荡起来,想想那是连宋太宗赵光义都搞不定的人物。让赵祯怎么才能安枕无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