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叫我歌神_第5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7节 (第3/5页)

    当然考虑到汉语的发音都是单音节,可能说出来更多字……

    音乐,其实是一种精确的技术,对音乐来说,有时候,一毫秒的差距,都是致命的灾难。

    鼓棒在鼓面上停留多一毫秒,可能音色就会有巨大的改变。

    发音的时候,对声带的控制差了一毫秒,可能就会出现瑕疵。

    人类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生物。

    你让一个人数数,数一分钟,十有八九的人,不是快了很多,就是慢了很多。

    但如果你让人打拍子,十有八九可以精准地卡在节拍上。

    这就是人类的节奏感。

    一种像是“内置时钟”的东西。

    它一直存在,看起来没什么用处,但却掌控着人类的行动,处理人类的危机感,应对人类的本能……

    一旦节奏不准,即便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瑕疵,专业的音乐人也能听出来。

    即便是普通人,也会觉得“不好听,有些乱”。

    音乐是精确的技术,所以人类花了大笔的钱,减缓这种延迟。

    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却是需要时间的。

    特别是两个乐器,相聚接近400米,而乐器本身的体积,大到超过20米的时候。

    体积超过了20米直径,意味着它本身,就有至少58毫秒的延迟。

    有些fps类的游戏,58毫秒打游戏都嫌卡了。

    其实很多人从未想过,像钟鼓之琴这种庞然大物,在演奏的时候,需要处理之前的人从未遇到过的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