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九章 找人买单 (第3/5页)
计是不会参与了。” “为什么?” “没有外汇啊。”王伟龙解释道,“上一次,我们花了5万多美元的外汇,结果一个合同也没签下来,人家都说我们是借机去游山玩水的。这一次,我们就算想去,也过不了外汇这一关。” 王伟龙的话很快就得到了验证,当装备工业公司向几家生产工程机械的企业发出参加慕尼黑博览会邀请的时候,这些企业不约而同地表示了为难,主要的理由就是所需的外汇难以解决。参加一次博览会,需要租场地,派工作人员,这都是需要花钱的事情。如果再想把产品运过去参展,花费就更大了。这些企业的领导可不像冯啸辰那么乐观,他们都是走一步看两步的人,对于能够在博览会上签下订单,他们实在是缺乏信心。如果去参展,却签不回单子,又花了这么多钱,对上对下可就都不好交代了。 “啸辰,你确信这一次大家能够签下订单吗?” 王根基也曾在私底下这样问冯啸辰。 冯啸辰道:“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我们的产品和别人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用户会不会买账,谁也说不准。不过,我觉得就算是签不下订单,能够去露个面也是好的。” “一家花十万八万美元,就为了去露个面?”王根基撇着嘴说,“现在国家对外汇卡得非常严,咱们装备工业公司为参加这次展会申请外汇额度,也是打了十几个报告才批下来的。那些企业没有咱们的面子大,申请外汇就更困难了。” 90年代中期的中国,还处于严重的外贸逆差之中,外汇是受到严格管控的。当然,相比80年代,情况又好得多了,那时候国家几乎没有机动外汇,像装备工业公司这种情况,就算打十几个报告,也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