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五章 互换台词 (第2/5页)
”冯啸辰明知故问。 祁瑞仓道:“原因很简单啊。按照产业理论,榆北这个地方可以说是毫无竞争优势。如果政府官员不亲自出去招商,不拿出一些比别的地方更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根本就不会有企业愿意到榆北来投资。可如果没有投资,榆北就完了。一个这么大的城市,上百万的居民,我们怎么能够看着他们衣食无着呢?” “这么说,你是把你学的东西都丢掉了?”冯啸辰又问道。 祁瑞仓认真地摇了摇头,说道:“非也,小冯,你知道吗,我这一段时间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有没有一套适合于中国市场情况的经济学理论?芝加哥学派的那套东西,在中国肯定是行不通的,其他那些学派,在中国也同样不灵。我想,踏踏实实地在榆北干上几年,多积累一点资料,没准我自己就能够创造出一套新的理论呢。” “好!”冯啸辰拍了拍掌,赞道:“老祁,我真是佩服你了,如果你能够创造出一套适合于中国市场的经济理论,拿个诺贝尔奖恐怕也不在话下吧?对了,老丁和你一样,这一段时间在秦州重型机器厂挂职,据说也是收获颇丰。我上次和他聊天,他也说想创造一套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你觉得,你们俩有没有可能联手来搞呢?”m.zwWX.ORg “丁士宽吗?”祁瑞仓道,“我倒是有挺长时间没和他交流过了,他不是一直在搞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研究吗,怎么,现在又有新的心得了?” 冯啸辰抿嘴笑道:“他的确是有些心得,不过倒是和你的心得恰恰相反。他在秦重呆了一年时间,表示最大的感受就是秦重的国企病太严重了,虽然已经下放到省里,经营上也是自负盈亏,可是生产、销售、技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