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_第四百七十六章 走后门的行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六章 走后门的行为 (第2/5页)

人报出来的价格已经是良心价了,比欧洲自己的价格低了七成有余,这样的价格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欧洲企业同样面临着劳动力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压力,重装办派出的另一支游说队伍到欧洲去走了一圈,便带回来了一批订单。

    内田悠知道,仅仅是欧洲的加工订单,并不足以消化掉中国所有的过剩制造能力,还是会有一部分企业处于开工不足的状态,日方依然是有机会的。但有了欧洲的示范,中国方面的决心只会变得更大,日本企业实在是拖不起了。

    包括池谷制作所、秋间会社、森茂铁工所在内的一干日本企业与重装办签订了设备分包协议,委托重装办组织中国企业为日方提供服务。除了设备制造之外,日方还提出希望中国派遣一些有经验的工程人员参加日本海外项目的现场安装和施工,对此重装办也欣然答应了。中国派遣的工人工资只有日本工人的1/3,能够极大地降低日方的设备建设成本。对于中国方面来说,这简直就是捡到了一个金元宝,因为即便是只相当于日本工人1/3的工资水平,也是国内现有工资水平的若干倍了。

    这就叫双赢,这是乾贵武志代表日本化工设备协会与罗翔飞签署合作协议时,罗翔飞所做的评价。对此,乾贵武志表示了高度的赞同。

    不过,在台下观摩签字仪式的人群中,至少有两个人是不这样认为的,一个是冯啸辰,另一个则是内田悠。他们虽然所处的立场不同,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却有相似之处。

    所谓的双赢,只是就眼下而言的。中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并不只是分包业务的佣金,还有制造和安装大型成套设备的经验。日本企业的海外客户也将见识到中国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这相当于中国人借着日本企业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