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487章 大明总商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7章 大明总商会 (第4/5页)

  但是好在,石久可的作坊已经壮大起来。

    安排区区百来个佣工对于石家的几个手工作坊来说是小菜一碟。

    顺便说句,石久可的丝织作坊已经壮大到了拥有五百多架织机,两千多个织工,一年能织丝绸两万匹到三万匹,已经算得上大工场。

    石家织坊能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壮大到这个程度,除了石久可本人胆子够大之外,也跟工商实业银号的大力扶持分不开,截止到现在,石久可先后分为三次、已经从工商实业银号借贷了十一万元,另外还质押四成股分换取二十万注资。

    截止目前,石家作坊的总资本已经超过五十万元。

    但是随着作坊规模的扩大,石久可也遇到了瓶颈。

    之前作坊规模还小的时候,根本就用不着担心销路。

    可是现在,石家作坊一年生产的丝绸已经超过两万匹,在江南已经算得上是一家中等规模的丝绸作坊,对整个丝绸市场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面对的竞争也就变激烈,也就无法再像之前那样谈成一笔生意就能卖个精光。

    石久可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丝绸商人之间的压价。

    因为总的丝绸贸易蛋糕就只有那么一块,谁多吃一口,就肯定会有人少吃一口,但是谁也不愿意少吃,于是只能压价,压到最后就大家都没钱赚。

    上个月石久可算了一笔账,今年明明织机的数量多了,织成的丝绸数量也更多,但是赚的利润却连去年的一半都不到,也就是说这半年白忙活了。

    所以这次到南京参加大会,石久可就准备提这个问题。

    从新昌去南京要经过会稽,石久可又进了一趟会稽府城。

    “久可兄,你怎么才来呀?”见到石久可,郑遵让显得十分高兴,“你再不来,我可就一个人先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