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0 (第4/4页)
聊得来,这位老教授的家人都已经先去了米国,他也早就预约了米国的某个职位,等到明年的秋天,就要去那里的大学教学了。可能是因为他的思想与眼界,在学校里也没有能够太聊得来的人,和他一样年纪的人见证过苏联最强大的时期,脑中总是还想着当年,比他年轻的人却一心想要过西方的生活,一味憧憬着‘新思维’的改革便利。 或许作为一个已经打算移民米国的老苏联人,伊凡诺维奇自身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明明心中知道也许灾难就要来临,亲眼见证了的强大国家就要崩溃的痛苦,却无法自我欺骗历史潮流不可逆的无奈,但是还是选择了离开祖国,这样的心情竟然被一个中国年轻人理解了,也让他与岳藏舟成为了忘年交。 伊凡诺维奇在普希金语言学院也从教了几十年,为岳藏舟提供了不少的便利,比如帮他办了一张图书证。甚至他说,只要岳藏舟出的起钱,就是不用考试在这里读本科也是没有问题的。不是老教授的人脉厉害到了这个程度,而是学校其实缺钱,有了一笔可观的赞助费,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不过被岳藏舟谢绝了,他没有这样的打算。可也让他更加懂了这时的苏联腐败的冰山一角。 岳藏舟自从弄来了借书证之后,就一直往图书馆里面跑,他倒是想进行实地的市场调查,但是外面的温度不允许,到了十二月末整个莫斯科都已经冰封了起来,让他只能先从新闻报道上下手。在没有网络的年代中,从报纸上获取市场动态是一种技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些人只能看到是不是又有娱乐八卦被爆了出来,但还有一小撮人却能看出投资的好切入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