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1章 (第3/3页)
我想知道为何?苏轼不答反问。 家中曾有一位西席,是婺州人。因需要回家守丧,故我随西席先生在婺州读了三年书,顺便应举。文煌真慑于他强大的气场,不禁回答道。 是哪位先生?我在余杭做了这么多年的官,越地没有我不认识的大儒。婺州那里我也很熟啊。苏轼笑道。 那位先生名不见经传,您应不知。 说来听听嘛。 文煌真被逼的没办法,只得报出了眼下文府之中的西席先生的名号:邱道几,邱先生。 哦东坡回忆了一会儿,道,我还真不知晓呢,得去查查,得去查查。 说着呵呵笑起来,站起身来,看了苏辙一眼,便走了出去。 苏辙似是明白了甚么,望向文煌真。文煌真压根不敢抬头,眸光注视着地面,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这一日,文煌真草草结束了在苏辙府上的辅导,匆匆离去。他心中有种大难临头的不妙之感,不得已,终于回了文府,向父亲求助。 翌日,东坡抵达礼部公署,他身边辅助处理文书工作的押司前来迎接,东坡吩咐了一句: 让祀部的张郎中来见我。 尚书,张郎中五日前已经病退了。 哦,是我疏忽了。眼下祀部的主官是谁?苏轼又问。 乃员外郎主事。是章择,章从廉。 章择是章子厚的大公子? 正是,也是今年三月才新到的任。押司回道。 叫他到我公房来一趟,近期关于郊祀,我有些改进的想法,要与他商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