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0 (第3/4页)
过是想要求名求关注,我偏不去理会。” 陈参等人方进来,听闻此语,谭纶略带担忧地说道:“朝中以内阁与边臣为一方,兵部与言官为一方,形成尖锐对立。反对派无非是认为,议和乃示弱,马市易启边衅。甚至有言官诬告我等通敌,罪不容诛。言之凿凿,就像亲眼所见一样。” 楚昭冷笑道:“这些人谋国不成,造谣的本事倒是一等一的好。”他迅速地扫过崔景深送来的折子,“此时绝对不能动摇,景深倒是翻出了武帝时的老档案,看着天天叫嚣祖宗成法不可变的腐儒还有何话可说。”因大楚立国之初,便定下非楚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金科律令,所以言官们才跳的这般高,却不知此一时彼一时,根本不是一回事。 经楚昭这么一提,王若谷倒是想了起来:“没错,当时也有封匈奴归顺者‘忠义王’、‘忠顺王’的先例,想来的确能堵住那些人的嘴。” 陈参却想得更为深远:“那些大臣兔子般的胆儿,心中担忧害怕,原是不必理睬的。任他们跳一会儿也就罢了,左右烦不到陛下跟前。只是依我之见,朝廷的确应该对开市做一些限制,比如为了防止鞑靼把锅买回去后翻造兵器,边贸只能出口硬度不行的低档铁锅,融了也造不了兵器。火药硝磺等严禁流出。至于棉花、衣服、香皂等鞑靼贵族和平民都急需之物,全部放开。”说到此处,陈参略带担忧地看了站在楚昭旁边的韩起一眼。 陈参精通易容术,加上韩起那颇具个人风格的战术,难免叫他产生了怀疑。 楚昭却不知陈参已经看破他和宿敌的jianian情,拿着奏折刷刷刷地翻,统统回一句话:此事重大,边臣最明白底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