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1、天机营(谢书友[上班就会死]的打赏) (第6/8页)
而琅琊,却是...咳...主公虎威太盛,大户大家虽暂时抽身不多,可一些中小士族,却在不断离开...” “地主都跑了,佃户们又有几个还会耕种?“ “何况我军虽不曾扰民,可黄巾之名声....嘿嘿,哪里有多少人安心种地啊。”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这是实在话。 耕地又不是今天耕明天收,春耕秋收,那可是要跨过两个季节的。 地种下了,能不能熬到秋收是个问题;熬到秋收了,能不能收获入仓是个问题;熬到收获了,除去上缴地主、郡国的租赋,能落到自己手中的有多少,够不够活命?又是个问题。 何况王政如今虽不扰民,在赋税上又没有突然改制,但此一时彼一时,到收获的季节时突然翻脸,那百姓们又能为之奈何? 所以,劝农耕桑,不是一句简单的话,也绝不是设立一个劝农使就可以解决的。 祢衡在其下很详细地列出了针对各种会出现问题的种种对策。 地主跑了或者死了的,好解决,包括原本的开阳官田、望族私田等等在内,其中荒一年以上的土地全部收为公有。 现有在无主土地上耕种的,承认其土地拥有权,给予田契。而投诚的官员、望族的土地,暂时不动。 这一条,其实王政在此前的彭城已是这么做过了,如今不过是直接形成规矩,条例,以后直接按章办事即可。 公地又分为两份,五成给贫者,二成给有功将士,三成留作军田。有些郡县(如彭城各地)青壮丁壮极其缺乏,地分不完,留下来招徕流民,凡有流民定居,免除第一年租赋。逃亡的地主们,第一年内愿迁徙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