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5、纷争不休 (第6/7页)
将军此言谬哉!” 却是糜芳也开口道:“强弩之末,失不能穿鲁缟,暂且抛开援与不援,若是相援,兵从何来?难道让北海的战士们此时回返不成?抑或是抽调四方军翼的守卒么?” “自然不是...”黄忠怔了怔答道:“主公之前便有言,徐、吴两位将军不日便将返回下邳...” “然则是让这些将士们立刻去驰援豫州?”糜芳笑道:“好,就算我军士卒不知疲倦,那如何援之呢?” “我下邳距离颍川,汝南远近何止千里,中间需要经过几处郡国,必瞒不过袁术、曹cao,我军若纵向鱼贯前行,则有受迎击或腰击之患;横向数道并出,则有被隔绝或抄袭之忧。疾则粮乏,人马走的太快,粮草定然跟不上。徐则后利,人马走的太慢,就会丧失战机。不至千里,人马乏食。” 糜芳顿了顿道:“黄将军既为主公麾下虎将,想必对我汉之名将如数家珍,当知马邑之败,便是武帝不听平定七国之乱的韩安国之言!” “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驱,难以为功,更有遗人获也。”说到这里,糜芳转向王政,郑重其事地道:“故臣认为不该援!” 遗人获也的意思,就是说主动送士卒给敌人俘获。 “糜君此言大谬。“黄忠摇头道:“马邑之败,本身乃是匈奴在实力上的确占据上风。尽管如此,若非因一个亭尉被俘而向匈奴供出了汉军的全盘伏击计划,导致汉军马邑设伏遭到失败的话,只怕匈奴的单于也难以逃脱。” “况且今日之局面,实则迥异与彼,与那时的情形截然不同。我军跋涉千里,曹cao何尝不是异地作战?彼汉之马邑,匈奴为主,汉为客军。今之汝南,陈国和梁国,我军与夏侯惇皆为客军,此其一也。” “夏侯惇有后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