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9 (第1/4页)
去参加武举都可以了!将来得个武状元,也不辱没你定国公府先祖威名!”黄亭豪赞叹。 顾桓笑了笑,说道:“我既已开始考文举,总得考下去再说,怎么能中途而废。” 黄亭豪也笑道:“那我就等你金榜题名的好消息了!” 其实他自己也知道,武举的地位是比不上文举的。且不说如今天下承平已久,文官地位比武将高。就说在武将体系内,武职多半由世荫承袭,如镇南侯世子、銮仪卫的侍卫们;其次是行伍起家者,各地驻军将领多是此类。武举只是个补充形式,因此并不被重视。 顾桓却想到了曾经时空的一个牛人,明末名臣熊廷弼,这位老兄先中了乡试武举第一名,而后弃武就文,又中文举乡试第一名,次年登科进士。被后人称赞:“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 这在历史上的确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顾桓想,自己虽然也是文武兼修,但还是不要这么折腾了吧…… 因此笑道:“承统领吉言了!” 前些日子,他和江淮一起去衙门递交了借考文书,明年六月即可在韶州府参加院试,虽然还有近一年的时间,只是他们都有职司在身,事务繁忙,真正能读书的时间不多。 因此顾桓只能日日挑灯夜读,勤学不辍,遇到学业上的问题,索性就去请教王府的莫长史。王府的两位长史都是翰林出身,学问是毋庸置疑的。但傅长史向来不喜顾桓和江淮,觉得他们年纪小、心性不定,在王爷身边有弄臣之嫌,因顾桓是侍卫,对他的态度更加冷淡。 顾桓自然也不会热脸去凑冷屁股,相对而言,他更喜欢右长史莫仲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